时间: 2025-04-30 20:24:22 | 作者: 产品中心
作为浙江省乃至中国创业创新领域的年度盛会,万物生长大会,走到了第九个年头。
今年的万物生长大会,首次推出2025“浙江独角兽企业榜单”“浙江未来独角兽企业TOP100榜单”“浙江种子独角兽企业TOP100榜单”三份省级榜单,创新式地提出了“种子独角兽”概念。
从 “种子独角兽”到“准独角兽”再到“独角兽”,精准覆盖了科创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。
与省榜单同步发布的2025杭州独角兽企业榜显示,截至今年4月,浙江共有55家独角兽企业,其中杭州市就有44家,占比达80%。
从2018年到2025年,杭州的独角兽公司数,从26家增至44家,准独角兽企业更是从105家增至397家,年均增长率分别达9.9%和39.7%。
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副会长、之江创投研究院执行院长、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轮值会长周恺秉分析,早期的榜单上有不少电商企业,现在有许多人工智能、具身智能等高科技企业上榜。
杭州“六小龙”中,除了DeepSeek、宇树科技和游戏科学成为了杭州市新晋独角兽企业,另外三家在本届大会之前,就已经“榜上有名”了。
九岁的万物生长大会,见证并亲历杭州从电商之都转型AI之都,大步跨进新阶段。
周恺秉认为,AI正在重塑所有行业,“很多行业的底层都是AI,这是一个趋势。未来独角兽会更注重硬核科技。”
灵伴科技(Rokid)创始人、CEO祝铭明,也在大会主题演讲时表示,未来有两件事情会改变人类,一件事情是AI,一件事情是AR。大家必须要有信心和耐心去做这件事。
嘉宾们围绕“六小龙”的万物生长密码这一主题,就DeepSeek全球“出圈”、《黑神话:悟空》爆火、宇树机器狗技术突破等现象级成果展开讨论,深度剖析了浙江AI企业“技术+场景”双轮驱动模式。
与此同时,大会还同时开设了中英人工智能论坛、大模型生态协同等分论坛,深度聚焦AI赛道。
牛津大学数据科学首席教授、英国国家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中心艾伦·图灵研究所的创始董事(受托人)彼得·格林德罗德,阿联酋政府人工智能顾问赛义德·阿尔达赫里博士等,都在大会主论坛上,发表了精彩的演讲。
在AI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闭门论坛上,包含“杭州六小龙”企业群核科技、强脑科技在内的八家具身智能产业链主企业代表进行了技术分享,展示了各自领域中的实际成果。
浙江大学上市公司企业家校友联谊会执行会长、浙江网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表示,“思想的碰撞带来创新火花,(产学研投用)不同群体的交流更能打开思维壁垒,这类活动要持续办下去,这就是万物生长,终将长成参天大树。”
而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联合微链共同发布的“2025杭州AI卧龙图”,更是成为了本次大会的焦点之一。
这张“卧龙图”,使得人们再一次认识到,杭州的AI产业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力量。
在这张图谱中,以“六小龙”为领军者,包含“AI十八罗汉”,以及众多杭州 AI 领域的隐形冠军和明日之星。
“卧龙图”以集成电路图为基底,中间CPU是AI基础层18家企业,包含算力企业11家、算法3家、数据4家。
链接CPU和外围电路的焊球,是代表AI技术层的18家企业,最重要的包含感知与识别技术4家、交互与仿线家。
围绕在它们之外的,就是72家代表AI在各个行业应用的企业,主要分布在四大领域,AI+生命健康、AI+先进制造、AI+新消费、AI+智慧协同应用。
而这些上榜的企业,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—— “ 含 AI 量 ” ,就是 AI 技术对业务的优化程度。
这次新入榜的49家杭州准独企业中,有20家是“含AI量”较高,占比达40.8%。这个数据,充分说明了AI慢慢的变成了科创企业的重要核心。
数据显示,2024年浙江省AI产业年产值突破5700亿元,其中杭州贡献超七成利润,AI公司数达569家,稳居全国第一梯队。
杭州的AI生态圈,各个层次上都有着丰富的企业储备,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同时,还实现了从科技研发到产品落地的闭环。
政协浙江省原副主席、现任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,撰写的专著《有为与有效:解码“杭州六小龙”背后的科创生态》,以“杭州六小龙”现象为切入点,解读浙江“政府有为不越位、市场有效不缺位、人才有根不断代、文化有魂不自满”的创新密码。
书中归纳了一个公式:成功=政府(阳光)×市场(土壤)×人才(种子)×文化(气候)。政府规划的“阳光”、市场培育的“土壤”、创业文化的“气候”、人才汇聚的“种子”,构成了杭州在内的浙江大地,滋养创新的热带雨林。
五代十国时期,吴越国就实行“以民为本、保境安民”的国策,杭州也因此一跃成为“东南第一州”。那时的杭州,就已经在积极兴修水利,开辟海路,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。开放而兼容并蓄的城市风格,开始渐渐形成。
时至今日,“六小龙”的创业者,大部分都不是杭州人。但他们都是在杭州,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。
有数据显示,2024 年 , 浙江新增非流动人口 43 万人,有超 40 万名 35 岁以下的大学生来杭州创新创业。
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年轻人选择来杭州创业?在周恺秉看来,“杭州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,杭州不仅包容失败,而且不歧视外来的创业者,这是最重要的。”
杭州政府对于AI相关企业的积极支持,和杭州优良的营商环境,也是吸引创业者们的关键因素。
有数据显示,过去10年间,仅是杭州市层面出台的AI发展政策,就不少于8份。
2014年,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(扩大)会议明白准确地提出,杭州要以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、全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、物联网产业中心、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、智慧物流中心、数字内容产业中心“六大中心”为目标,加快发展信息经济、智慧经济,努力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。
2016年,提出要加快把杭州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中心。
2022年,提出《建设杭州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行动计划(2022-2024)》。
2023年,印发《关于快速推进AI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建议》,从算力、模型、数据、场景、平台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,全力构建从算法模型创新突破到行业转化应用的创新体系。
近日,杭州发布《杭州市建设AI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(2025年版)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:2025年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。
浙江省对首次认定的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研发投入的20%予以奖补,每家不超过100万元,优先推荐其承担重点研发项目。
深度求索、宇树科技等企业通过“政府引导基金+社会资本”模式,放大了资金效能,为持续创新提供了保障。
政府的大力支持,构筑出了杭州AI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,而以浙江大学为代表的高校,则充当起了为行业输送高品质人才的“造血机”。
大会发布的浙江独角兽系列榜单中,浙大系占比29.1% 。杭州准独企业,浙大系占比26.4%,今天这份AI卧龙图中,浙大系占比30.6%。
浙江大学、之江实验室等机构与企业共建实验室,瓴羊发起的“数据同学会”汇聚60余家名企共探AI与数据融合之道。这种“高校输血+企业造血+政府搭台”的模式,让技术创新从论文快速走向产业。
周恺秉认为,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,榜单的发布是希望更多人关注创新,比如此次发布“种子独角兽”榜单旨在让更多人关注早期企业,“我们把这批有潜力的优质企业选出来,让投资机构投早投小,帮他们实现跃升。”
但其实那些榜单之下,前赴后继的前行者,才是为这座城市提供前行能量的源泉。
在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看来:“死”了的东西,烂在这里,变成了肥料,就成了黑土地。没有成功的创新产品变成了肥料,这是另外一种意义的成功。
3月6日,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浙江省省长刘捷表示:“浙江将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,真正做好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这篇大文章。”
杭州的AI之路之所以能走出当下这样的局面,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,而是长达十年的砥砺前行。
就在本次大会召开不久之前,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入选了《时代》杂志“2025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”榜单,成为全世界科技与金融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。
DeepSeek扎根的黑土地杭州,一直以来,最大的支持是大气包容地让它走自己的路。
一百多年前,大文豪雨果曾经这样评价爱的力量——它像阳光一样,照耀大地,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,并使之欣欣向荣。
一百多年后,AI的力量,再一次在万物生长之时,描绘出了一副属于未来的美好图卷。
《2025年中国AI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》显示,2024年杭州的AI产业在全国排名第二位,仅次于北京。
这些数字背后,是资本从“快钱博弈”到“耐心革命”,从“模式创新红利收割”转向“技术攻坚长线陪跑”的价值回归。
正是依靠着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的同向发力,才能打造出像杭州这样的万物生长、活力迸发的数字化的经济生态系统。
万物生长大会,则通过搭建业内领袖与创业者面对面的交流桥梁,来不断强化浙江作为创新高地的影响力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严重违纪违法!四川新龙县信访局原局长兼县委社会工作部原副部长阿日尼马被“双开”
活力绽放 激情飞扬——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暨第七届“生长杯”体育节开幕
联想预热 YOGA Pro 16 Aura AI 元启版笔记本 5 月 8 日发布
95元燃脂神器 小米米家智能跳绳2发布:有绳无绳双模式 自研算法不漏计
MONTECH 推出 HS01 / HS02 机箱:可翻转结构,背板风扇位优化